山东兖州农机产业集群振兴路


写在兖州农机产业发展60年之际

来源/作者:山东农机化信息网  今日兖州 张树锋 李健 李海永日期:2020-05-13【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60年,风云变幻,时光流转,经典瞬间成为永恒。

  60年,兖州农机,强势崛起,产业集群名震齐鲁。

  60年来,经历风霜雪雨、寒暑交替,在几代兖州人的辛勤付出中,兖州农机产业从无到有、由大而强,一个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涵盖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收获机械、农机配件等10大类500余个品种、全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赫然屹立在钟灵毓秀的孔孟圣地上。“兖州农机”,已然成为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的区域化知名品牌,更是国家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之一。

  星火燎原 理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兖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县,“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农业耕种模式不是农民想要的状态。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一直是兖州人的理想与期盼。

  1956年,国务院批准在山东省滋阳县(今兖州)建立“中匈友谊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赠送我国DJ-413拖拉机10台、GS-35拖拉机13台、AC-400型自走式联合康拜因4台以及配套农业机器400余件的农业机械交接仪式在滋阳县隆重举行。1958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滋阳县(今兖州)成立中匈友谊拖拉机站,并附设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成为山东省农机人才成长的摇篮。

  成立中匈友谊拖拉机站,建设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彻底点燃了隐藏在兖州人心中的那团“农机火”。1960年5月8日,按照国家规划,由国家机械部牵头,山东拖拉机制造厂在兖州奠基建设。

  山东拖拉机厂建设,为兖州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埋下了理想的“种子”。即使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撤走专家如此困难的条件,兖州农机人并没有因此恢心丧气,而是迎难而上,坚守造农机的理想。山拖留守技术人员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艰苦奋斗、苦心专研,分别在1964年、1967年成功研制铁马6、铁马8小型轮式拖拉机,并开始批量生产。

  当人们为自主研发的小型轮式拖拉机量产而欢呼雀跃时,“兖州农机”产业发展的春天已悄然降临。1969年底,济南军区司令员、山东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杨得志到兖州视察,主要安排部署山拖会战,汇聚了山东乃至全国的农机技术人员7000余人,在兖州进行二次创业,才真正拉开了“兖州农机”辉煌的征程。

  势不可挡 一个时代的印记

  无论是兖州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对于兖州印象最深的除了建于隋代的兴隆塔,那就是“山拖”了。“山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里是“兖州农机”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承载了那个年代人的历史记忆。

  1970年,山东拖拉机厂成立发动机分厂,主要生产“飞动”牌柴油机。在计划经济年代,由山东拖拉机厂生产的泰山25拖拉机,红透半边天,名扬海内外。1978年11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将山拖生产的拖拉机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泰国国务院院长坚塞上将。1988年兖州生产的TS25拖拉机、FD(飞动)295牌柴油机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审定,双获国家银质奖,填补了我国大中拖无国优的空白。“排队等候,一机难求”的局面,在山东拖拉机厂成为家常便饭。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布局农机科研、管理体系和产品供销体系,省地县三级开始设立农机管理机构。兖州农机研究所成立,围绕泰山牌拖拉机先后研制出了小麦脱粒机、驱动滚齿耙、玉米秸秆还田机、小麦玉米播种机等多种中小型农业机械,并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兖州农机生产销售初具规模,1978年山东省农机公司兖州分公司成立,产品辐射销售临沂、泰安、菏泽等地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兖州农业机械厂、兖州农具制修厂、兖州环宇车轮等一批乡镇集体企业、村办企业为“山拖”搞配套,做加工,供应农机零配件。

  以“山拖”为“龙头”,一批中小配套零部件企业发展壮大,为兖州农机产业集群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群雄并起 迸发农机产业活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山拖”的荣耀与光环渐退,部分技术能人和管理能人奔向市场经济的大潮,搏击风浪,成为“弄潮儿”。再者,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和村办企业改制,民营资本投向中小型农机产品,带来了兖州农机产业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经济体制改革,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得到释放,兖州农机企业发展潜能被激活。同时,被激活的还有国内庞大的农机市场需求,兖州农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涌现出了以大丰、玉丰、国丰为代表的一批农机生产企业。大丰公司生产出了山东省第一批小麦联合收获机,“大丰王”牌联合收割机是山东省首批名牌产品;国丰公司研发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山东大华为主的耕整地播种机械生产企业,以山东联诚为代表的农机配件生产企业也相继成立。截至到这一时期,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收获机械、农机零部件生产企业相继出现,企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以“TS”“LC”“大丰”“国丰”“玉丰”“环宇”“大华宝来”等为主的农机各项品牌、商标相继注册;知名品牌不断涌现,山拖泰山拖拉机荣获国优产品、山东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大丰王”先后获得“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农民满意农机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玉丰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山东农机使用者满意品牌”等称号;国丰多次获得“山东农机使用者满意品牌”“农机质量零投诉品牌”等殊荣;丰业多次获得优秀供应商称号;“大华宝来”多次被评选为“中国用户最喜爱的耕种机械农机品牌”和“农民满意农机产品荣誉称号”。“兖州农机”广受业界关注,叫响打造出了兖州农机品牌。同时具有兖州特色的中小型农机企业产业集群也初具规模。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吴官正、赵志浩、韩寓群、贾万志等领导先后到山拖、大丰、国丰、玉丰等企业视察,韩寓群省长批示在兖州建立“农机制造基地”。

  群策群力 “兖州农机”谋求新跨越

  经过几十年的孕育与发展,“兖州农机”已然是兖州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并成为山东省和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21世纪初期,全球农机巨头美国爱科集团布局国内农机市场,在兖州成立爱科大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国内知名农机巨头五征集团入主山拖,成立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新时代的“山拖”实现了凤凰涅槃。

  兖州区委、区政府围绕农机产业“一张图、一盘棋”发展,统筹规划发展布局,不断调结构、促转型,实现了农机产业向集群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

  实施品牌战略,熔铸产业名片。兖州全力打造全国农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制定并实施农机龙头企业品牌培育计划。目前,兖州农机产业集群拥有自主品牌18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5个,山东名牌产品4个,兖州农机产业品牌知名度闻名国内外,已成为深具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注重科技创新,紧盯产业前沿。目前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研发中心3个,市级研发中心5个,院士工作站1个,先后获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68项。同时不断推进农机产业“智能制造”,加快企业“机器换人”步伐,农机装备产业制造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聚焦国际市场,推动战略转型。抢抓发展机遇,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率先开通兖州中欧班列,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国际采购商兖州农机品牌体验行活动,与哈萨克斯坦中国贸易促进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积极推动骨干农机企业与国际知名农机企业合资合作,继全球第三大农机制造商美国爱科集团落户兖州后,大华机械与全球第一大农机具制造商——法国库恩集团深入开展洽谈合作,不断推进引智、引资、跨境业务。未来五年,兖州区将依托当前优势,聚集核心资源,聚焦核心市场,做大做强高端农机装备产业,打造农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建设中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

   


添加人:汪岩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