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两迁”害虫防控技术要点


来源/作者:全国农技中心  日期:2022-02-1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控以防灾保产、绿色减药为目标,采取大区联合监测、分区协同治理策略,抓好绿色防控和适期用药,保障生产安全。

一、开展大区联合监测

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法,开展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准确掌握种群消长和迁飞动态,以及害虫抗药性变化。同时,完善监控信息平台,规范信息报送制度,实现网络化实时共享。

二、实施分区协同治理

在大力推广种子处理、保育和利用自然天敌、理化诱控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分区治理、协作联防。

(一)华南双季稻区,是“两迁”害虫境外迁入我国的初始虫源主降区。加大早稻中后期防控力度,降低迁出种群数量,减轻江南和长江流域稻区防控压力。同时做好双季晚稻防控,切实减少产量损失。

(二)江南及长江中游单双季稻混栽区,是“两迁”害虫主要危害区。该区域前期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发挥保育和利用自然天敌控害作用,重点加强中稻穗期和晚稻分蘖期的稻飞虱、分蘖末期至抽穗期的稻纵卷叶螟防控,确保水稻生产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虫源迁出与当地辗转危害,减轻对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单季晚稻和当地晚稻的威胁。

(三)长江中下游、江淮及黄淮单季稻区,是“两迁”害虫常年重发区和秋季华南、江南双季晚稻回迁虫源的主要虫源地。加强水稻生长中后期虫情监测,严防穗期突发危害,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上三叶),降低危害损失,减少回迁虫源基数,减轻江南和华南双季晚稻的防治压力。

(四)西南稻区,大部是稻飞虱常年重发区,南部是稻飞虱境外迁入我国的初始虫源主降区,东部是稻纵卷叶螟重发区。重点加强大田普查,做好分类指导,水稻生长前期重点预防稻飞虱突发暴发,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推进统防统治,适时开展应急防治,保障当地水稻生产安全。

三、绿色防控和适期用药

一是大力推广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技术,减少大田用药次数,减轻苗期害虫发生危害。二是防治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性信息素诱杀和交配干扰、稻螟赤眼蜂控害,以及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获得登记的微生物药剂防治;稻飞虱推行缨小蜂、黑肩绿盲蝽、蜘蛛等寄生或捕食性天敌保护控害措施,以及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等生物防治措施。三是必要时采用化学药剂应急控害,防治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醚菊酯、噻虫胺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茚虫威、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氰氟虫腙等。同时,注重交替、轮换用药,有效延缓和治理抗药性。 


添加人:朗月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