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农人”显身手 新农村流行“科技范儿”


来源/作者:吉林新闻联播  日期:2020-09-28【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快速成长,以新技术、新服务、新渠道带动小农户共享收益。金秋时节,这些新农人挥洒的汗水,正变成丰硕的果实。

  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的陈忠国,过去是个种地老把式,如今经过培训,他成为一家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个转变带来了什么变化?秋收给出了答案,当地每公顷玉米产量突破23000斤。

  陈忠国说,我们都是用大型机械,我们这垄距是40厘米90厘米,这是保护性耕作,我们苗期深松再施肥,这种模式,底下蓄水,根系就扎得发达。

  以前从种到收一肩挑,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引领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把大家组织起来,专门干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

  过去,给玉米喷洒叶面肥是陈家店的老乡们最发愁的一件事。密不透风的青纱帐,热得像蒸笼,时不时就得出来透口气。人工两个小时只能喷洒1公顷,现在使用无人植保机,一天就可以完成100公顷土地的施肥作业。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让土地换一种种法,一系列科学、高效的新农技,保障陈家店每公顷玉米增产2000斤。

  现代农业带来的增产,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放心地把地交给合作社用新技术耕种。今年,永吉县万昌镇张全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400亩,乡亲们看重的,就是这里从春种、夏长到秋收全程机械化,而且还使用了自动驾驶、GPS定位等高科技手段。高效精准的农机作业,让水稻稳产高产而且品质好。今年秋收,张全家庭农场,又新添了10台大块头农机。

  张楠楠表示,前几年也有秋天水分比较大的时候,但是当时我们用的是小型的机械收割机,今年的话我们就全部换成了大型的,这个在地里面它不容易陷进去 ,收割的效率也比小型机械要快很多。

  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经营体系,让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不仅解决好“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问题。同时也打开了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在四平市,新农人发展空中草莓、鱼菜共生、休闲旅游等多种业态,形成了一批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特色水果专业村镇,带动农户在家门口挣钱。

  过去,刘玉娟是个蔬菜种植大户,增产的主要模式就是增肥。现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了一系列高产优质蔬菜瓜果栽培技术。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暖棚,不仅大叶芹、香瓜等一批反季节棚膜产品打响了名气,还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扶贫基地。刘玉娟带动了全镇贫困户222人,带动附近村民50多人打工,年均每人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对贫困户种植蔬菜的全程做技术跟踪指导。

  截至目前,吉林省已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万人次。作业能力1500亩以上的全程农机化合作社达411家,覆盖380多个乡镇,占乡镇总数65%。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一批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乡村新业态的先行者、科技兴农的引领者和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