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地方要闻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厦门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詹凯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2025年厦门晚稻机收减损比武竞赛在同安举办 旨在实现粮食“颗粒归仓”

金稻飘香,机声轰鸣,一场旨在实现“颗粒归仓”的农机技能大比武在厦门的秋日田野上拉开帷幕。

11月21日上午,2025年厦门市晚稻机收减损比武竞赛活动,在同安区莲花镇云埔村夏商农发优质水稻基地举办。此次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同安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承办,旨在推广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增强农机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为全市粮食安全提供装备支撑。

以赛促练,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秋冬之交的同安区莲花镇云埔村,金黄稻浪随风起伏,一派丰收景象。来自全市的农机手们齐聚于此,参加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5年全市晚稻机收减损比武竞赛。

此次竞赛活动是厦门市持续推进粮食机收减损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以赛促练”的方式,引导广大农机手和种植户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

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区农机部门、机收减损监测调查工作人员和农机手、种植户等数十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活动首先进行了机收减损技术现场培训,让参与者对粮食机收减损意义、水稻机收作业前机具准备、确定适宜收获时间、机收作业质量要求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精湛技艺,田间地头展风采

随着比赛开始,参赛机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下田,驾驶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展开机收作业。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行行金黄的稻穗纷纷“尽入囊中”。参赛机手们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准备各显神通、开展比拼。

裁判组严格按照水稻机收减损竞赛评分细则,对参赛机手在收割过程中的损失率、割茬高度、作业效率、漏收情况等进行现场打分,综合测算水稻机收减损效果。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水稻的收获质量和产量,是评价农机手操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减损增产,助力粮食安全

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的同志在活动现场指出,举办这类活动是为了引导广大农机手、种植户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作业效率。

“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我们以赛促练,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进一步提升机收作业水平。”在本次水稻机收减损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农机手徐祗龙这样表示。

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办赛理念,力求将选手们赛场锤炼的技能成果转化到广阔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把专业的竞技场变为田间地头的大课堂。

突出特色,持续推进机收减损

近年来,厦门市坚持将节粮减损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深入开展全市水稻机收减损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全面推广机收减损技术,为全市粮食安全提供农机装备支撑。

比赛结束后,裁判组现场评出了优秀选手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农机手们纷纷表示,通过比赛提升了操作技能,深化了对机收减损重要性的认识。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类活动将持续举办,推动广大农机手在日常作业中精耕细作,确保稻谷颗粒归仓,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5-11-25提交人: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官菊虹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宣传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