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斯维茨城堡酒庄位于德国易北河畔,该地区有着悠久的葡萄酒生产历史。走进酒庄,工作人员在莱比锡大学数字农业和网络管理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将传感器固定于葡萄架旁。该装置不仅可实时监测土壤状况、风向风速、空气温度和湿度,还可测量葡萄的光照量和树叶的表面温度。酒庄配备了内置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对葡萄园进行定期巡检,帮助农民实时分析、预测作物生长情况,实现智能栽培和科学灌溉。
德国农业用地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近年来,德国将发展智慧农业列为优先事项。德国政府专门制定了“农业数字政策”未来计划,并发布《德国耕地战略2035》,主要包括扩大移动网络覆盖面、建立新技术测试点、实现全国范围内定位系统实时动态覆盖、农民可获取农业公共数据等。此外,德国政府还投入2500万欧元进行智慧农村建设,建立“数字生态系统”联合平台和知识转移平台,面向全国推广数字农业试点经验和技术成果。
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开展了14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计划到2025年为这些试点项目提供总计约7000万欧元资助,以促进农业向数字化转型。这14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包含61个子项目,包括5G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数字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应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等。莱比锡大学数字农业和网络管理实验室就是这14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之一。
发展智慧农业,离不开农机设备的智能化。知名农机制造商凯斯纽荷兰近期在德国上市一款新型联合收割机,搭载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动力达775马力,每秒卸粮210公斤,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能耗水平和粮食损耗。在农业传感器、遥感卫星等智慧农业技术支持下,德国的大型农业机械大多由卫星定位系统控制,根据云端指令开展自动精准作业,误差可控制在几厘米以内。
智能决策也是数字农业的重要议题之一。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柏林一家名为“365农场网”的初创企业开发出一套智能决策系统,为小型农场主提供包括种植、饲养和经营在内的精准农业解决方案。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在2023/2024年《德国数字化农业》报告中指出,联邦和州政府的一系列发展项目有力提高了德国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应对粮食不安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提高了德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