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发展>> 技术推广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大豆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大豆收获注意事项

一、我国大豆种植区域

我国大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7.95%,机收率分别为83.37%。各产区之间因地理条件、种植模式、机具使用等因素的影响,机收水平参差不齐。

大豆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约为1.5%~5%,部分地区可以降到1.5%以下,但我国机收损失控制与农机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机收减损工作,在全区26个采样点开展机收减损监测调查,平均机收损失率为2.77%。

二、大豆机械化现状

准确判断确定适宜收获期,防止过早或过晚收获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实现大豆丰产增收。

收割倒伏大豆:应在联合收割机割台安装“扶倒器”、“防倒伏弹齿”等装置,减少倒伏大豆收获损失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而且大豆进口来源高度集中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个国家,占进口总量的90%以上,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巨大。

三、大豆作业的收获方式

1.联合收获:一次性完成大豆的收割、脱粒、分离清选等作业的收获方法。

2.分段收获:将大豆植株割倒铺放,待晾晒后再完成捡拾脱粒、分离、清选的收获方法。

四、机收损失率偏高因素

1.农业机械不耐用

可靠性方面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整体性能有所下降,如果维修保养不及时,损失率也会相应增加。

2.收获时机不恰当

作物含水率约15%~25%时收获损失最少,含水率高容易造成夹带损失,含水率低容易造成落粒损失。

3.机手操作不规范

需要培训机手根据收获情况调整机具参数,降低收获损失,目前存在培训力度不够,盲目提速度、赶进度,忽视作业质量导致损失增加。

4.作业条件不适宜

地块小、转弯多、作业条件较差,机械化收获难度增大导致机收损失增加。

五、减少机收损失的技术措施

1.选取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收获机械,能够引导生产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提档升级。

2.进一步优化割台、脱粒分离、清选能力,籽粒运输能力,能够切实提升机收减损性能。

3.割道、行走路线、作业速度的选择,对于提高收割效率、防止堵塞、降低大豆含杂率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突发气象灾害造成粮食作物倒伏、土地泥泞成熟期变化等情况以及“小散偏”地块条件,都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重要因素。

5.有条件的实时在线监测、做好指导服务等,对于降低机收损失,提高我区大豆产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六、减少机收损失的其他条件

1.收获时期的确定

联合收获的最佳收获期在大豆完熟初期,性状特点为大豆叶片全部脱落,茎、荚和籽粒均呈现出原有品种的色泽,豆粒归圆,大豆籽粒含水率在15%~18%,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

分段收获的最佳收获期为黄熟期,性状特点为大豆叶片脱落70%~80%,籽粒开始变黄。

2.选择适宜作业时段

特殊收获作业

收割作业时间应根据大豆水分及炸荚程度而定,正常情况下应选在干燥的晴天进行,早、晚时段收割大豆时,应避开露水时段;当在豆荚过干炸荚严重、割台损失大的情况下,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可选择早晚作业。

大豆倒伏、田块泥泞时,应根据天气、受灾情况以及下茬作物播种时间,适时收获。如遇雨季迫近或品种易落荚、炸荚等情况,应提前收获。

3.适宜机型选择

联合收获优先选用大豆专用联合收割机,选用谷物联合收割机时应更换大豆收获专用挠性割台和大豆专用脱粒清选工作部件,并调整工作参数。

北方春大豆产区宜选用大型大豆联合收割机或更换工作部件的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宜选用中型大豆联合收割机或更换工作部件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南方大豆产区宜选用小型履带式大豆联合收割机或更换工作部件的谷物联合收割机。

分段收获应选大豆专用割晒机和捡拾收获机,或配有带式捡拾装置和防弹网的联合收割机。

4.应急收获作业

收割过湿地块大豆:在泥泞田块作业时,应选择履带式、半履带式大豆专用联合收割机,选用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时应更换大豆收获专用挠性割台和大豆专用脱粒清选工作部件,并调整工作参数。

大豆品种及种植模式应尽量规范一致,大豆及田块条件适于机械化收获,农机手应选择与大豆种植行距、适宜收获方式对应的收割机,并提前检查调试好机具,确定适宜收获期严格按照大豆机收作业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生产减少收获环节损失,提高生产作业质量和效率。

发布时间:2025-07-07提交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迟德龙 刘晓阳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