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沃土五谷丰——感受“中国碗”里“辽宁粮”的分量与成色


来源/作者:辽宁日报 记者 李 越  日期:2023-10-17【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①在辽宁朝阳市的乡村,田野里随处可见大片金黄色的成熟玉米,大型收割机在田间忙碌,一派丰收景象尽收眼底。 特约记者 仇一军 摄

②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镇朱家洼村的百亩稻田里,金色稻浪翻滚,阵阵稻香扑鼻,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脸上。 特约记者 杨 兵 摄

③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青年农场的1000亩优质稻田内,金黄色的稻穗颗粒饱满,收割机来来往往紧张地忙碌着。农场通过实施先进的种养技术、科学的管理措施,构建起了稻蟹共生互促系统,实现了平均每亩节本百元以上,亩产增收10%以上。 记者 赵敬东 摄

④在辽宁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村民张新一家正在蜜薯地瓜地里忙个不停。今年,张新家种的15亩蜜薯,总产量可达3万多公斤。 特约记者 宋永昆 摄

⑤盘锦市商品玉米迎来收割季,种植户们抓住晴好天气开始采割晾晒,确保玉米颗粒归仓。种植户展示今秋收获的玉米。特约记者刘杨 摄

⑥辽宁省昌图县老城镇阳宇农机合作社的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收割大豆。今年大豆迎来高产之年,昌图县种植的4.221万亩大豆,总产量预计可达72万公斤。 特约记者 关兴 摄

金秋十月,辽沈大地,广袤田野,满眼金黄。

勤劳躬耕的人们,迎来了一年一度丰收季。你看,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腰、黄澄澄的玉米咧嘴笑、籽粒饱满的大豆荚挂满枝头……秋风吹过,丰收的作物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抑或是在轻声诉说这一年人们的辛勤与收获,为这丰收的季节增添了几分诗意。

丰收,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浓缩着“农为邦本,本邦固宁”的情怀。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我省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努力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牢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连续6年保持增长态势,玉米和水稻两大主要高产作物种植比例超过91%,为夺取全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又是风调雨顺、仓廪丰实的一年。全省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土壤底墒好,降雨充沛,温墒配合较好,粮食作物全部播(插)在最佳适宜期,苗情好于常年。同时,我省扎实推进强农项目,关键技术效果显著。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玉米大豆“一喷多促”等项目,落实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县2个,落实项目面积40余万亩,更为精准地助力稳产增产。

从“丰收在望”到“丰收在仓”。目前,全省粮食作物陆续成熟,沈阳市、铁岭市、锦州市、阜新市等粮食主产区预计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最新数据显示,全省秋收进度已经过半,且仍在积极推进中。我省积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贡献辽宁力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颗粒归仓,是眼下最美的“丰”景。让我们走进全省各地,赴一场丰收之约,感受“中国碗”里“辽宁粮”的分量与成色。

添加人:网站管理员 内容审核:网站管理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