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江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工作总结


来源/作者:  日期:2020-04-01【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占比70.4%。丘陵山区农机化是当前我省农业“机器换人”的短板,也是今后的主攻方向。浙江作为全国创建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和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省,立足“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创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因产施策、突出重点”的创建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丘陵山区作物“机器换人”,努力缩小与平原地区的机械化水平差距,实现协调均衡发展。现将我省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作物种植品种呈现多样化,除了水稻、油菜外,还有茶叶、蔬菜、水果、番薯、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是山区农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丘陵山区经济发展,专门出台《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丘陵山区尤其是淳安县等26个欠发达县全面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指明了方向。浙江省农业厅也专门印发《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26县打造成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和绿色农产品主产区,并制定与全省基本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工作目标。

  我省在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累加定额补贴资金、设施大棚起补面积等方面对丘陵山区实行一定的倾斜政策。出台了中央新产品购置补贴政策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丘陵山区适用的、急需的山地单轨运输机、食用菌机械等机械装备纳入补贴范围。各地也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制定地方特色农机扶持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丘陵机械化发展力度。

  按照“突出关键、因地制宜、因产施策”的原则,我省积极探索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之路,逐步实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一是突出关键薄弱环节。综合考虑区域特征、作物品种、农民主体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选择性地抓住重点作物、机械化关键薄弱环节予以重点推进。二是多种模式推进。因地制宜,根据各区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实施不同的农业“机器换人”推进模式。三是精准施策。省级扶持山地单轨运输机、食用菌等适用面广、需求较为普遍、迫切程度较高的机械,地方根据当地的产业特点,选择重点产业和环节机械进行扶持,分类推进“机器换人”。近些年来,我省丘陵山区作物“机器换人”取得了较好成效,农机装备在各农业主导产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茶叶、食用菌等产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二、典型实例

  淳安县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八山一水分半田”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也是我省的农业大县。淳安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不同的“机器换人”实施路径,形成三大区块差异化推进模式。一是针对相对平缓、机械化作业条件良好的区块,围绕耕、种、收、植保、烘干、加工等各个环节,着力推进全程机械化,努力实现全产业链“机器换人”。二是针对有一定坡度、机械化作业条件一般的区块,积极推广中小型农机装备,采取“生产环节原地作业、收获后集中处理”的方式解决机械化生产问题。如小田块坡地种植水稻,推行“小型割晒机收获,再集中脱粒和烘干”模式。三是针对地势高陡、机械化作业条件较差的区块,采取分步实施,逐个突破的方式,以解决用工量最大,最迫切需求环节机械化生产问题为切入点,鼓励和支持农户引进购置农机装备。如针对高陡地块“农资上去难、产品下来难”的问题,率先引进轨道运输机械等。

  三、突出问题

  浙江省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的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设施种植和养殖的机械化和设施化也得到较快发展,但是贝母、蕃薯等丘陵山区作物“机器换人”推进速度比较缓慢,主要是种植、收获等机械化瓶颈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影响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与平原地区相比,与“两全两高”的要求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是我省当前农机化发展的最大短板。主要表现在:

  一是整体水平差距明显。目前平原地区水稻、小麦、油菜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84%、72%和34%,而丘陵地区则分别只有67%、64%和30%。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机械化程度则更低,不少环节仍处于空白。

   二是“无机可用”问题突出。除茶和食用菌产业外,多数特色经济作物“机器换人”只能初步解决个别领域和环节的机械化问题,适合山地丘陵作业、农民生产急需的中小型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三是 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特色主导产业的经营主体基本还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意识不强,整体服务覆盖面不广、效益不高,服务链条不全等问题,尚未形成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多样化、专业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及意见建议

  我省正处于实现农机化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是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的短板所在。就目前来说,相对平原地区,丘陵山区作物“机器换人”的提升空间更加广阔,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机器换人”乃至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大力推进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取得新突破和新发展,补齐丘陵山区和海岛地区农机化发展这块短板,推动全省农业“机器换人”实现“两全两高”目标,为全国提供发展示范样板。为此,重点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机化工作的主载体与主平台。丘陵山区要集中资源和力量,因地制宜制定创建内容,建成一批示范乡镇(园区)和示范基地,打造农机化发展典型样板。

  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农机服务主体。丘陵山区要强化规划布局,培育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产业、不同模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并根据作业量及服务农户种植面积合理配置农机具。

  三是切实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引导购置先进适用农机,建设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促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采取先引进后改制或与企业合作研发等方式研制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机具。

  四是创造条件改善农机作业环境。主动对接农艺部门和科研单位,不断建立和熟化完善各个产业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加强土地整理与合理改造,形成“适机农田”。同时,在当地政府统筹领导下,引导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种养殖标准化和适度规模化,着力改善农机作业条件。

  五是引导加强适用机械科研开发。鼓励和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按照“个体小轻化、使用灵巧化、功能多样化、技术高端化”的要求,创新研制一批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可靠性好的农机装备,加快解决“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问题。

  六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逐步缩小丘陵山区与平原地区间的差距,由此促进协调发展。

   

添加人:网站管理员 内容审核:网站管理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