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丘陵山区机械化汇报


来源/作者:  日期:2020-04-01【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农机化司:

  按照农机化司工作安排,对河北省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近年来我省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山区基本情况

  河北省山区土地总面积11.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7%,其中适宜开发利用土地面积2.33万平方公里,包括冀西山地、冀北山地和坝上地区,涉及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9个市的67个县(市、区)、970个乡(镇)和18651个行政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35%。

  近年来,在农业生产战略布局上,重点调减籽粒玉米面积,积极发展杂粮杂豆和马铃薯、鲜食玉米、甘薯,推广优质品种和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建设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加快蔬菜集中产区建设,发展木腐菌和错季食用菌,发展道地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马铃薯面积占80%以上,杂粮面积占60%。山区蔬菜、畜牧、果品在全省占有重要比重,其中,蔬菜面积占26.7%、肉类产量占51.1%,奶类产量占59.9%,食用菌产量占80.0%以上,中药材面积占79.8%、果品面积占52.7%。

  河北省山区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平原区50%左右。装备水平低,以小动力和小配套机型为主。一些作物的作业机械还是当地农机大户、合作社自主研发的“土”产品。在区域发展上,北部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南部丘陵山区,西部低于东部。从作物上看,小麦、玉米、马铃薯机械化水平较高,果品、小杂粮、花生等机械化水平低。从作业环节上看,在播、收两大作业环节上,收是“短板”。玉米耕、播机械化水平较高,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低,承德市玉米机收水平只有30%。

  (二)发展山区机械化的措施

  我省在推进山区机械化上,主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农机购置补贴为助推器,推动区域发展。一直以来都将适合山区特色作物耕作的农机具列入补贴范围,支持山区丘陵地区机械化发展。我省马铃薯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较高,达到近70%,花生机械化水平近60%,得益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二是“全程”和“全面”统筹发展。进入“十三五”以来,我省把全程和全面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推动。印发了《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行动意见》,既发展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又兼顾区域优势作物马铃薯、花生、谷子关键环节机械化。明确依据区域禀赋,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作物布局,到2020年,在冀中南一年两熟区、北部一年一熟和区域优势作物主产区,分别创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谷子、花生、马铃薯、棉花机械化省级示范县。在主攻方向,在规模种植的谷子、马铃薯、花生、棉花区域优势作物产区,因地制宜优选适宜的技术路线和农机装备,在播种、收获和植保等机械化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两年来,以省财政资金支持项目为抓手,支持16个县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其中有5个丘陵山区县,资金占29.7%。

  (三)典型案例

  2016年,我省将省级财政项目1200万元中的350万元用于支持保定市的西部太行山区县涞水县,开展丘陵山区机械化节水示范。在涞水县其中口乡吕家铺村,结合精准扶贫,开展果园滴灌配套设施建设和果园微耕装备示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生产效益。经过1年多的建设,吕家铺村果园智能化微滴灌项目今年9月投入使用,村民可以在家中使用手机,对山上苹果树进行微滴灌作业监控,彻底解决山上果树浇水困难问题。吕家铺村果园微滴灌工程,成为了全县山区果园微滴灌建设的样板工程。

      二、存在问题

  我省山区机械化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在全省层面上考量,受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限制,我省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水平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阶段。如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种植结构和装备结构调整层次不深、发展严重不平衡等问题制约。   

    三、发展建议

       一是理清发展思路。从战略高度重视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研究,分区域、分作物、分环节提出和细化发展战略。二是实施绿色示范发展带动战略。 突出生态效应、农民增收功能,以高效特色型区域优势农业为主攻方向,以资金为动力,项目为抓手, 建设一批绿色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以机械化为手段,以产地初加工为重点,开发和延长林果、杂粮、乳品、肉类、蔬菜、果品、经济类作物等产业链。

   

添加人:网站管理员 内容审核:网站管理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