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科技推广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广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黄云艳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兴安机械化措施促进收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典型案例 | “农机农艺”融合 推动收籽油菜种植面积和单产双突破

摘要:2022年以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农机服务中心组织指导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种植大户等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再种一茬作物,采取“收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模式”暨“稻油、水旱轮作”模式。引进新技术推动收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引入适用新型农机具推动收籽油菜耕、种、管、收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县采用机械化直播方式种植油菜7500多亩,近6000亩采用机收方式收获,成本较传统人工种收节约330元/亩,为收籽油菜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提供兴安样板,为稳粮增油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兴安县机械化措施促进收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为例进行探讨。

一、基本情况

(一)主推技术及应用情况

2022年以来,兴安县遵循当地收籽油菜的耕、种、管、收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需求和机械化作业条件,因地制宜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大力推动收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喜庆农优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带领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种植大户积极创建“兴安县收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6个,基地面积超3000亩,示范效果明显,有效推动兴安县收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兴安县“收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模式”暨“稻油、水旱轮作”模式推广面积7500余亩,基本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年节本增效247.5万元,为稳粮增油、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二)技术要点

1.机械化整地、精量直播。采用成套农机设备一次性完成旋耕、开沟、起垄、播种、施肥、覆土多道农艺的机械化直播作业。大田含水量在25%~35%,田块地表要相对平整,坡度小于15°;前茬为水稻的地块表面留茬高度应不大于300mm;待播种土壤湿度适中,相对湿度为40%~60%。大田直播建议用种量200~500克/亩,确保亩基本苗2~3万株(每平方米30~45株)(具体要根据播种时间、土壤墒情、地块灌水条件、未来出苗期的天气变化等现实情况确定用种量;播种时间迟、土壤墒情不佳或土壤肥力低,适当增加用种量)。开沟深度以20~30cm为宜,播种后控制田间湿度,以利及时出苗。

成套农机设备正在进行油菜直播作业

2.机械化低空田管。坚持“综合防控、治早治小、减量增效”的防治原则,使用飞防无人机设备,进行病虫害、控草防治、喷叶面硼肥等作业。冬季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以利收籽油菜生长,春季雨水较多,田间需及时排水,降低田间相对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3.机械化联合收获。收获作业应在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一般在油菜盛花期末30天左右,当油菜植株80%以上角果呈琵琶色而上部角果未完全变黄时开始收获(为促进油菜成熟一致、减少损失,可在联合收获前7~10天叶面喷施“敌草快”催枯)。作业时要适当将清选风扇的风速调低,防止吹走籽粒,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要适当调小;遇到油菜稍倒伏时,最好逆倒伏方向收割,以减少作业损失。割茬高度宜在20~30厘米,油菜秸秆的切碎长度应≤10cm,便于秸秆的还田。目前的联合收割机属于兼用机型,即在原有稻麦联合收割机基础上加装和更换部分装置和部件,或加装杂粮割台,实现稻、麦、油三用。

杂粮割台联合收割机作业

4.机械化烘干。使用久川机械多功能烘干机作为油菜籽机械烘干设备,用于油菜籽烘干达水分10%~8.5之间,利于存储便于销售。

机械烘干设备

(三)适宜区域

兴安县共有10个乡镇,土壤类型多样,华江乡、漠川乡、白石乡地处山区及陡坡地,地块零碎、坡度大,大型农机难以作业,由农户自种为主,单块面积小,所以暂不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其余7个乡镇,土壤以壤土为主,耕地较平整,易于机械化作业,冬春季温度在-3℃—30℃之间,稻田坡度在2°—3°之间。

(四)主力机型应用情况

1.播种机具:智能精量气播机15台(套),多是采用拖拉机、旋耕机、电动施肥箱设备与永祥智能精量气播机搭载组合成为油菜籽直播技术的成套农机设备,属于智能化精量化机具。搭载自主研发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采用智能APP精准控制下种,配备自动测速、漏播监控、堵塞监控、料位监控等多种传感器,播种精度高达95%以上。油菜直播技术的成套农机设备机械效率可达约30亩/天。

2.收获机具:改装或加装杂粮割台的联合收割机13台(套)。用谷物联合收割机加装强制分禾装置(侧竖割刀)、加长割台(加长30厘米左右)、调整脱粒滚筒转速、凹板筛脱粒间隙、清选风机风量、更换清选上筛、调整清选筛片开度等进行改制。稻油多功能烘干机设备10台(一机多用可收油菜)。

二、实施成效

(一)增产效益

一是单产显著提升,通过推广高产油菜品种和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部分示范区单产突破200公斤/亩。二是规模化种植效果突出,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推动连片种植,使规模化种植区油菜面积呈几倍增长,平均亩产量达到100公斤/亩以上。三是良种良法良机配套,结合优质油菜品种和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有效提高单产面积结荚率和籽粒饱满度,增产效果明显。

(二)节本增效

一是降低人工成本,为农业经营主体切实降低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机械化播种、施肥、收割、烘干替代传统人工作业,人工进行种植、施肥、收割油菜、晾晒成本约为580元/亩;推广“智能农机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后,机械化直播油菜为120元/亩;联合收割机机收油菜为70元/亩,机械化烘干为60元/亩,机械化作业成本为250元/亩。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成本与人工种植油菜成本的对比降低成本约330元/亩,每亩节省人工3—6个工时,综合生产成本降低50%—57%。二是减少投入品浪费,采用无人机精准施肥、喷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10%—15%,同时提升肥药利用率,用种量方面,机械化精量播种使油菜用种量从人工的350克/亩降至250克/亩,出苗率提高15%以上。三是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机械化茬口衔接(如“稻—油”轮作),缩短农闲期,实现土地周年高效利用,亩均收益增加毛收入700—1200元。四是减少农机具下田的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三)社会生态效益

一是推动绿色农业,通过秸秆还田、免耕直播等机械化技术减少土壤侵蚀,改善耕地质量,降低焚烧污染,生态效益显著。二是因地制宜推广“收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模式”,发展收籽油菜产业。从2024年10月至11月底机械化直播油菜7500余亩,到2025年4月底至5月初成熟,机械化收割油菜、机械烘干油菜籽,实现耕、种、管、收生产全程机械化,形成绿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三是通过“收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形成“兴安样板”。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为确保国家粮油安全意义重大。今年油菜籽产量达75万公斤,总产值约405万元,极大地提振该县粮农的信心,助力秋冬收籽油菜产业扩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助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油菜出苗情况

(四)农旅融合效益

兴安县集约化规模化连片种植收籽油菜,当油菜花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盛开之时,近万亩金黄的油菜花海美不胜收,吸引大批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形成了两条田园风光旅游观光带:兴安至阳朔旅游观光带、古灵渠旅游观光带,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旅融合。

油菜最佳观赏期

三、经验做法

(一)组织机制

采取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方式方法,由兴安县农机中心负责引进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精量化等现代化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和推广应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油菜种植、田间管理技术。

(二)推广方式

以“县农机中心组织+种植大户实施+农技人员指导”方式,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技术融合发展,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围绕主推全程机械化技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遴选培育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帮扶意愿较强、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植大户20个,组织农技人员18人、科技示范主体20个、特聘农技员2人,作为农技科技示范主体,带头使用新机具新技术开展收籽油菜大面积种植。

(三)培训指导

2023年以来,县农机中心已开展收籽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观摩培训会8次,外出重庆市、青岛市、南宁市等地进行封闭式培训学习,培训新型示范主体、农户和农技人员283人次,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协助农技人员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以及信息采集项目评价等工作。

(四)政策支持

收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机械化作业,已经列入兴安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项目中的薄弱环节作业补助项目,一是对示范基地内的油菜机械化精量播种、高效植保、机械化收获、秸秆处理等关键薄弱环节给予专项作业补助。二是创新补助方式,采取“先作业后补助”与“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方式,对示范基地内完成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服务组织给予额外奖励。通过精准的政策设计,兴安县实现了从“零散种植”到“规模托管”,从“人工作业”到“全程机械化”的转型升级,为南方丘陵地区油菜生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兴安样板”。

(五)解决关键技术攻关问题

兴安县作为桂北地区油菜种植优势区,但受限于本地多雨潮湿气候,传统收割晾晒方式易导致油菜籽撒漏、霉变、发芽及品质下降,产后损失率长期居高不下。同时,人工收割晾晒效率低、成本高,严重制约规模化种植效益。实施生产全程机械化,改建或建设专业化油菜烘干中心,是突破自然条件限制、提升油菜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解决了关键技术攻关问题:一是搭载组合成为油菜直播技术的成套农机设备,解决了集旋耕、开沟、起垄、播种、施肥、覆土多道农艺一次完成成型机械化直播油菜,切实减少农机下田的作业次数的问题;解决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大面积种植的问题。二是联合收割机属于兼用机型,即在原有稻麦联合收割机基础上加装和更换部件,或加装杂粮割台,解决了油菜籽的机械化收割的问题;三是引进多功能烘干机,在溶江镇等乡镇建设4个区域性烘干中心,解决了桂林市4至5月份“梅雨季节”油菜籽大面积产量多、规模化的除湿干燥处理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11-25提交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周晓东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宣传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