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


来源/作者:谭 铁 郑贵园  日期:2021-03-26【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是“梨树模式”的核心技术,它用玉米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实行免耕播种,减少土壤耕作,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保墒的一项保护性耕作技术。

该技术创新了玉米秸秆处理方式,提高了玉米播种质量,解决了东北地区玉米连作土壤退化和秸秆焚烧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对黑土地保护和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土地种养结合,保护性耕作,为梨树县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

一、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秸秆全量覆盖,玉米机收时将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覆盖地表;二是秸秆半量覆盖,利用秸秆捡拾机将50%的玉米秸秆打捆后移出大田,剩余的秸秆覆盖在地表;三是高留茬覆盖,留茬高度达到40厘米以上,保证秸秆还田量达到秸秆总量的30-40%。

二、免耕播种

(一)播种带处理

采用苗带条旋和秸秆归行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可在春秋两季进行作业,建议在秋季作业。

1、苗带条旋

操作规程:秋季收获后到封冻前,采用条旋机械进行作业;春季土壤解冻15厘米以上,建议顶浆条旋或条旋、播种同时进行。采用顶浆条旋作业,土壤能够随着化冻吸收地下的水分,逐渐沉实,有利于保墒;条旋、播种同时进行,减少水分流失,有利于出苗。

技术要点:条旋宽度为60-70厘米,深度为15-20厘米,条旋后保证条带间距均匀。

机具选用:采用单行、双行或三行条旋机,分别配套60、90、130马力以上拖拉机。

2、秸秆归行作业

操作规程:秋季收获后到封冻前,进行归行作业;春季玉米秸秆可以任意翻动、机车能够进地时进行作业,建议归行和播种作业同时进行,或者播种前3-5天进行归行作业。如果作业过早,春季大风天气多,会造成归行作业失败。

技术要点:作业后播种带宽度为60-70厘米,秸秆归行整齐、紧密,保证播种带间距一致。

机具选用:归行机有前置式和后置式两种。选择前置式归行机,可以实现前归行、后免耕播种作业,一机多用。

(二)播种前准备

1、玉米种子的选用

(1)种子的选择:选用的玉米品种必须经过吉林省或国家审定,具有抗逆性强、耐密性好的特点,生育期为128天左右。选种标准是玉米种子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0%,含水量≤14%。

(2)种子的处理: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手选,挑出种子中的特大粒、特小粒及破半粒,达到种粒均匀,确保出苗整齐一致;一般于播前10天做种子发芽率试验,发芽率在95%以上按正常播种量下种;建议有条件的进行晒种,晴天连续晒2-3天即可;播种前严格按照种衣剂说明书要求进行种子包衣,提高种子抗病、抗虫以及发芽的能力,包衣后达到药剂均匀、表面光滑、不黏、流动性好。

 2、肥料的选用

施肥是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应根据各区域的玉米品种特性,土壤类型、施肥水平及产量指标等因素,结合测土配方结果确定施肥量。在秸秆覆盖条件下,本着平衡施肥的原则,合理使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

 3、机具的选用

建议使用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这种机型适用于垄侧播、垄上播、平播等多种形式的免耕播种作业,即可以实现宽窄行播种,又可以均匀行播种。能够适应所有免耕播种条件,秸秆全量覆盖、秸秆半量覆盖和高留茬的地块都可使用。

该机型具有多项功能。一是切断秸秆和杂草并清理种床。二是可为种床整形,为播种奠定基础。三是播种的位置精准(上下、左右、前后)、粒数精准(单粒率≥97%)。四是开沟仿形同步,播深一致性良好。五是位置精确的侧深施肥。六是挤压覆土,覆土均匀,不搅乱土层。七是镇压器在结构设置上采用对轮式镇压器,为V型对置装配,着地面积小,具备覆土和镇压双重功能,有足够的镇压强度,且镇压效果极佳。八是设有播种监测装置,能时时监测作业中出现的重播、漏播、停播情况,并发出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检查、排除故障。

4、机具的检修

播种作业前认真对机具进行全面检修,检查传动、施肥、播种、种床清理机构、仿形机构、覆土镇压机构、播种监测装置、液压系统等各部件有无损坏或缺失;检查、拧紧相关部位的螺栓;检查播种机相关部位连接是否缺油,使机具达到良好的播种状态。

(三)作业条件:

地块平整,秸秆覆盖均匀,土壤含水率适宜种子发芽,最佳土壤含水率在18%左右;当耕层6-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8℃以上时,即可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和施肥作业。作业时间:4月25日-5月15日。

(四)技术要求:

1、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深度为3-5厘米;根据玉米品种不同,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5-7.5万株/公顷,地力较高、水肥充足的地块可采用种植密度的上限,地力低的地块可种植密度的下限,株距为23-30厘米;播行要直,行距一致,误差正负2厘米;种子破损率≤1.5%、空穴率≤1.5%、双粒率≤2%;播种后覆土均匀严密,无露种现象。

2、施底肥深度种下12-15厘米,种侧8-10厘米,施肥量为750-900公斤/公顷;施口肥深度种下6-10厘米,种侧5-7厘米,施肥量为100-150公斤/公顷;施肥后肥条均匀,不断条,覆土严密,无露肥现象。

3、播后地表平整、镇压连续,无因堵塞造成的地表拖堆、秸秆堆积,地头无堆种、堆肥现象。

4、免耕播种作业后,要达到将播种带上的秸秆尽可能清理到两侧,最大限度露出播种带土壤,以增加光照,提高地温。

5、高留茬地块播种作业时应避开上年的根茬,播种作业后最大

限度不破坏根茬,以确保固土、保土效果。

(五)操作规范:

播前先进行试播,调整播深、株距、施肥深度、肥量、镇压强度等。同时观察各部件工作情况和播种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至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作业;根据地形确定作业路线;作业中及时添加种子、化肥;开始作业时控制机具下降的速度,防止开沟器入土过快造成排肥靴堵塞;作业时,机组要匀速行驶,注意观察有无残茬、秸秆壅堵开沟器,及时清理拥堵杂物,以保证播种质量;作业中随时注意种肥是否堵塞,链轮、链条是否有机械故障。

(六)注意事项:

作业中严禁用手或工具捅拨、敲打播种器、施肥器及开沟器上的泥土杂物;作业时严禁倒退,播种机降落时,应缓慢进行,以免墩土造成排种口堵塞;机具在作业或运输中,严禁在悬挂架和机具上坐人,故障排除时必须停机进行。

(七)播种机作业中的调整

1、播种株距的调整

调整时更换传动链轮即可实现。其方法是:搬动张紧轮锁定手柄,取消张紧轮锁定,使链条松弛;卸下原链轮,换上选定链轮,挂好链条并张紧。

2、播种深度的调整

当播种深度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调整,其方法是:按下播深调整手柄,使手柄上的凸耳脱离播深定位槽,向前推动手柄,使播种深度变浅,反之则变深。确定位置后松开手柄,使凸耳镶入定位槽中。播种深度调整范围:3厘米至10厘米共8级,每移动一个槽,改变播种深度1厘米。

3、施肥量的调整

调整时更换传动链轮即可实现。其方法是:搬动张紧轮锁定手柄,取消张紧轮锁定,使链条松弛;卸下原链轮,换上选定链轮,挂好链条并张紧。

4、施肥位置调整

施肥深度调整。其调整方法是:松开施肥开沟器支臂座上的三个顶丝,向上提铲柄,施肥深度变浅,反之变深。调整后锁定顶丝;侧向位置调整。其调整方法是:松开施肥开沟器铲柄U型卡丝,左右窜动施肥开沟器支座至适当位置,调整后紧固U型卡丝。

5、镇压强度调整

当镇压强度过强或过弱时,要进行调整,其方法是:向右下方拉动调整手柄,使之脱离定位槽。并向后拉手柄,镇压强度加强,反之镇压强度减弱。确定位置后,松开手柄,使之落入定位槽中锁定。一般有轻度、中度、重度、超重度四级镇压调整强度。

6、排钟器毛刷间隙调整

当播种时出现双粒率超标时,表明毛刷与指夹的距离过远;当出现空穴率超标时,表明毛刷与指夹的距离过近。其调整方法是:使用专用调整扳手插入调整孔内左右转动改变毛刷与指夹的距离。一般共10档调整:1位,为距离最远,5位,为距离最近,出厂时在3位上。

7、传动轮摩擦力调整

目前大多数的免耕播种机采用上置传动机构,设置了传动轮,作业时传动轮与地轮接触产生摩擦力,驱动排种、排肥机构转动。其调整方法是:缩短丝杠工作长度,拉簧拉力增强,摩擦力加大;延长丝杠工作长度,拉簧拉力减弱,摩擦力减小。

(八)播种作业中的维护

1、随时清除机器表面泥土和杂物,特别是施肥、播种开沟圆盘上的泥土和杂物。

2、经常保持各部链接螺栓、螺母紧固。

3、轮胎

(1)每天作业前要对轮胎气压进行检查。地轮轮胎气压2.7公斤/平方厘米。传动轮轮胎气压3.4公斤/平方厘米.轮胎气压过高时易引起爆胎。

(2)由于机器配置的轮胎为农用轮胎,运输速度应控制在20公里以内,否则可能引起爆胎和磨损加剧。 

4、传动部件

(1)磙子链要用机油润滑,经常保持链条表面有机油。

(2)经常保持各链条适中的张紧度。

(3)累计作业量达到100公顷时更换链条、链轮。

(4)经常保持各传动部件运转自如。如:传动链、开沟圆盘、切断秸秆圆盘、施肥开沟圆盘、拨草轮、排种轴、排肥轴、仿形轮、镇压器等。

5、指夹式排种器

(1)作业10小时或一个班次:卸下排种器,打开塑料壳,清理种盘里的杂物,转动排种轴,检查指夹动作是否正常。

(2)作业200小时,更换毛刷。作业500小时,检查导种皮带弹性,弹性不好或超过三年要更换。

6、排肥器

每作业一个班次或10小时,清理肥料箱底部的化肥和杂物(在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或使用返潮的肥料要经常检查和清理)。

7、作业期间如遇有降雨,应将机器室内保管,如不能进入室内,应将肥箱、种箱、排种器、监视器做防雨处理,禁止淋湿。

8、轴承及润滑

机具主要传动部位轴承均为免维护轴承,只有仿形轮支臂、施肥支臂、地轮支臂等处需要润滑。


添加人:朗月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